解讀丨5分鐘搞懂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工業六基”領域是什么?哪些企業符合?附示例
2025-04-27
16
前言:
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工信部企業〔2022〕63號中提出的“工業六基”,是現代工業體系的根基,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以及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起著關鍵的支撐作用。
“工業六基”主要包括:
1. 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如高端軸承、芯片、傳感器)
2. 關鍵基礎材料(如高性能合金、特種陶瓷、生物醫用材料)
3.先進基礎工藝(如精密加工、增材制造、表面處理技術)
4. 產業技術基礎(如工業數據庫、標準體系、檢驗檢測平臺)
5. 基礎軟件(如工業操作系統、嵌入式軟件、工業設計工具)
6. 工業互聯網(如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平臺、智能制造系統)
如果企業產品是構成電子電路或系統的關鍵電子組件,且在性能指標、可靠性、小型化等方面優勢突出,可選擇“核心基礎元器件”領域。申報材料應重點突出元器件的技術水平、在下游電子產品中的重要性以及對提升電子系統性能的貢獻。
準確選擇企業產品所對應的“工業六基”領域,是申報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項目的關鍵一步。企業需要深入理解每個領域的定義、特點和典型案例,并結合自身企業的產品和技術進行仔細分析和判斷。選擇時,建議考慮以下幾點:
1.核心技術:企業的核心技術和產品主要屬于哪個基礎領域?
2.關鍵作用:企業的產品在下游產業中發揮著怎樣的基礎性和關鍵性作用?
3.技術優勢: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產品性能在同行業中處于什么水平?是否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
4.產業貢獻:企業的技術和產品對提升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和自主可控能力有何貢獻?
在申報時,務必清晰、準確地闡述企業產品與所選“工業六基”領域的關聯性,并提供充分的證據和數據來支持選擇的合理性。避免含糊不清或過于寬泛的描述,要聚焦核心技術和產品,突出其在工業基礎領域的重要性。通過對“工業六基”領域的深入理解和準確選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能夠更好地融入國家產業發展戰略,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