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出 “高科技”!種植企業也能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真實案例揭秘
2025-04-23
31
提到高新技術企業,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是實驗室里的精密儀器、代碼紛飛的科技公司。但你知道嗎?在田間地頭默默耕耘的種植企業,同樣有機會拿下高新技術企業認證!今天就用真實案例,帶你看看種植行業如何與 “高企” 擦出火花。
科技轉型之路: 智能設施應用:投入資金搭建智能溫室大棚,配備了環境監測系統、自動灌溉系統、智能溫控系統。環境監測系統能實時采集大棚內的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等數據,并通過物聯網技術傳輸到企業管理平臺。一旦某項指標超出設定范圍,系統會自動觸發相應設備進行調節,比如光照不足時自動開啟補光燈,土壤濕度低時啟動自動灌溉。 數字化管理:運用農業大數據平臺,對歷年種植數據、市場需求數據進行分析,精準規劃種植品種和規模。例如,通過分析發現某類有機蔬菜在特定季節市場需求旺盛,便提前調整種植計劃,增加該品種的種植面積。 品種研發:與高校科研團隊合作,開展蔬菜品種選育工作,成功培育出 3 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產、抗病、口感好的蔬菜新品種,并申請了植物新品種權。 高企申報成果:憑借在智能農業技術應用和新品種研發上的突出成果,該企業順利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不僅享受了 15% 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還獲得了政府的研發補貼資金,用于進一步擴大智能大棚規模和深化科研合作。
企業背景:江蘇某蔬菜種植企業,原本是一家以傳統露天種植為主的中小型農業公司,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消費者對高品質蔬菜需求的提升,企業意識到轉型升級的必要性。
科技賦能舉措: 無人機植保與監測:引進無人機進行果園植保作業,相比傳統人工噴灑農藥,效率提升了數十倍,且農藥噴灑更均勻,減少了農藥浪費和環境污染。同時,利用無人機搭載的高分辨率攝像頭,定期對果園進行巡查,及時發現病蟲害跡象和果樹生長異常情況,為精準防治提供依據。 物聯網溯源系統:為每一批次的蘋果建立專屬 “身份證”,消費者通過掃描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就能獲取蘋果從種植、施肥、采摘、加工到運輸的全流程信息,包括種植地塊、施肥種類和用量、采摘時間、檢測報告等,增強了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 生物技術應用:采用生物防治技術,在果園內投放害蟲天敵,減少化學農藥使用;同時研發出一種新型有機肥料,能有效改善土壤結構,提高蘋果的糖分和口感。相關技術獲得了多項發明專利。 高企認證收獲:成功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后,企業知名度大幅提升,產品在高端市場的占有率顯著增加。銀行主動為其提供低息貸款,助力企業建設智能化分揀包裝車間,進一步提升了產業鏈價值。
企業背景:山東一家蘋果種植企業,面臨著病蟲害防治難、果實品質不穩定、人工成本高等問題,亟需尋找新的發展突破口。
種植企業申報高企的核心要點:
知識產權積累:無論是培育的植物新品種、研發的種植技術,還是開發的農業管理軟件,都要及時申請專利、植物新品種權、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這是申報高企的關鍵指標。
科技研發投入:加大在智能農業設備、生物技術、數字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發投入,確保研發費用占比符合高企認定要求,并做好研發費用的規范核算和歸集。
成果轉化能力:將研發成果應用到實際種植生產中,體現在產量提升、品質改善、成本降低等方面,用數據證明科技成果帶來的經濟效益。
產學研合作: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借助外部科研力量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同時也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科研資源和政策支持。
從泥土里長出 “黑科技”,種植企業的高新技術轉型之路已經越走越寬。如果你也在農業領域深耕,不妨從這些案例中汲取靈感,用科技為種植產業賦能,下一個高新技術企業,說不定就是你的企業!想了解更多高企申報細節和農業科技轉型方案,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我們~